“闻主任,孩子昨天查血小板降到了49000,刚刚孩子抠了鼻子以后,鼻子里流出了好多血,该怎么办呀?”电话里,昊昊妈妈急切地问道。
“别急,先用棉球填塞鼻腔,用手压迫鼻翼,然后赶紧去医院检查,记住,一定要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电话那头,浙江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闻强副主任医师沉着冷静地指挥着,然而,焦虑和不安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前几天昊昊的血小板还有20多万,下降如此迅速只有一种可能:孩子的骨髓抑制非常严重。
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昊昊今年15岁,去年,他被确诊鞍区及松果体生殖细胞瘤,这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属于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因发生于大脑鞍区及松果体而得名。
确诊后,昊昊第一时间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脑肿瘤切除术以及放化疗,然而一年后,颅内肿瘤意外复发,多方打听后,父母带他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针对他的情况,儿童肿瘤科负责人闻强副主任医师为昊昊制订了复发后的二线化疗方案。
由于二线化疗方案的其中一个药物特别容易引起血小板下降,加上以往的化疗已经对昊昊身体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仅做了一次化疗后,即出现了故事开头的场景。
数小时后,电话铃声再次响起,闻主任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昊昊的血小板降到了25000,并且,鼻出血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由于昊昊在外地,此时已是晚上,考虑到行车安全问题,闻主任嘱咐昊昊爸妈继续让昊昊在当地医院接受对症处理,次日早晨立即叫120急救车送往浙江省肿瘤医院。
开启绿色通道全力救治
血小板终于上来了
尽管面对过各种紧急情况,眼前的一幕仍令闻主任大吃一惊。只见昊昊仰着头,一只手紧紧捏着鼻子,鲜血正一滴一滴顺着他的手指落在衣服上,浸出一大块红色。
“出血部位可能还在更深的位置,需要更换棉球重新填塞鼻腔,要尽可能往鼻腔内填。给他用上升血小板治疗,通知血库申请输注血小板。这几天务必减少活动,防止磕碰,避免进食坚硬的食物,还有,千万别再让他抠鼻子……”一连串嘱咐后,闻主任安抚昊昊和家人不要过分担心。
两天后,昊昊的鼻出血基本止住了,但血小板继续下降到了19000,危险警报仍然没有解除。就在这时,血液科的血小板及时送到,10个单位的血小板输入昊昊体内,他暂时脱离了危险。
又过了两天,昊昊的血小板稳定在了10万以上,鼻出血已完全止住,闻主任为他取出了鼻腔内的3个棉球。在取出的那一刻,大家紧绷的心终于放下了。
“下次还敢再抠鼻子吗?”
“不敢了,不敢了。”
化疗后要定期复查血常规
血小板下降速度更要关注
闻主任表示,昊昊这个案例,是典型的由于化疗引起的IV度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化疗后的一周左右,由于血小板负责人体的凝血,因此,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闻强提醒:患者在化疗后,一定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一般两三天一次,有时甚至需要更短的间隔。“很多家长只关注血小板的绝对值,以为只要在10万以上就是安全的,其实,有时候血小板下降的速度更重要。当血小板在很短的时间内从20多万下降至10多万,这时,尽管其绝对值仍然在正常范围内,但骨髓抑制已经非常严重,血小板可能会以每天减半的幅度快速下降。”
当发生血小板重度减少引起出血倾向时,该怎么办?闻主任表示,首先不要慌张,尽可能减少磕碰、抓挠、抠鼻子等动作,更不能剧烈运动,同时尽量不吃带刺的或有尖锐骨头的食物,以减少出血的风险。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只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才能给予患者最有力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热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