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续命新宠——清醒神器还是伤胃刺客?

2025-07-25 13:53 来源:杭州市职业病防治 作者:金琪

杭州市职业病防治

    打工人续命新宠——清醒神器还是伤胃刺客?

    当浓缩咖啡遇上跳跃气泡,气泡咖啡正成为年轻人夏日新宠,细密的气泡在杯中迅速升腾,争先恐后涌向杯口噼啪破裂。便利店冰柜里罐装气泡咖啡种类激增,社交媒体上自制教程点赞过万。

    这款将浓缩咖啡与气泡水结合的饮品,凭借清爽刺激的口感和“低卡零糖”的标签,正从咖啡馆蔓延到日常办公桌。

    图片1.png

    当液体滑过喉咙

    一个畅快淋漓的长嗝随之而来

    CO2释放的物理冲击让提神效果翻倍

    咖啡因注入完毕,准备开启战斗模式

    一、健康益处:不只是提神那么简单

    图片2.png

    咖啡成分中含有丰富抗氧化剂,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抑郁症和心脏病风险。气泡水的加入带来了额外优势:

    1、增强饱腹感

    喝下气泡水后饱腹感显著增加,即使只是口含不咽,5分钟后饥饿感也会降低。餐前饮用气泡咖啡,可以帮助减少对食物的欲望。

    2、运动加成

    运动前30分钟摄入咖啡因,能够提供能量支持,提升运动表现,加速脂肪燃烧。

    当然,气泡咖啡并非完美饮品。那些所谓的“促进消化”“调节酸碱平衡”功效,研究证据相当有限。

    二、健康风险:气泡与咖啡因的双重挑战

    当咖啡因遇上二氧化碳,对某些人群可能会带来多重刺激。

    图片3.png

    1、肠胃警报

    二氧化碳进入胃内会撑大胃部,刺激化学感受器。对胃食管反流患者,气泡会引起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加剧反酸和胃灼热症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会经历更严重的腹胀和腹泻。

    2、咖啡因过量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mg。市售罐装气泡咖啡含100至150mg咖啡因,“喝了咖啡小鹿乱撞”,如过量摄入则会导致心悸、失眠等问题。

    3、牙齿隐患

    碳酸化使饮品呈弱酸性,但气泡水中的酸非常弱,通常会被唾液快速中和。真正影响牙齿的凶手是快速畅饮(5分钟喝完),酸蚀风险会高3倍。推荐用吸管喝,尽可能减少酸性物质与牙齿的接触范围。

    三、科学饮用指南:四要四不要

    1、要挑时间:

    晨起后1小时是咖啡饮用最佳时段(避开皮质醇高峰)。运动前30分钟饮用可提升运动表现。下午3点后停饮,避免咖啡因影响睡眠。

    2、要看成分:

    选择“水+二氧化碳”的纯净气泡水,避免含碳酸氢钠的苏打水,以减少钠摄入。

    注意产品标签,警惕隐形添加物。

    3、要控咖啡因:

    健康成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400mg,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mg。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控制在200mg以内,但最好不喝咖啡。对咖啡因敏感者选择低咖啡因气泡咖啡。

    4、要佐食物:

    避免空腹饮用,搭配全麦面包或坚果为佳。坚果中的健康脂肪能减缓咖啡因吸收,避免血糖波动。

    5、肠胃病患者不要喝:

    胃食管反流、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避免气泡刺激。

    6、不要代水:

    不能用喝咖啡代替喝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饮水量应占总摄入水分的50%至70%。

    7、不要狼吞虎咽:

    快速饮用会吞入更多空气,加重胀气。小口慢饮,单次不超过200ml。

    8、不要盲目跟风:

    气泡咖啡属于寒凉饮品,欧美人高蛋白饮食使其耐寒能力较强,但中国人以谷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导致脾胃对寒凉更敏感。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言,适量饮用气泡咖啡并无大碍,关键在于观察自身体质信号。若饮用咖啡出现胃痛、消化不良或月经紊乱等状况,需及时调整并寻求医生帮助。

    供稿 | 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金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