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大伯反复头晕好几年找不到病因

2022-01-26 14:55 来源: 都市快报

都市快报

    “跑了这么多大医院,做了这么多检查,我这反复头晕的怪病终于找到了病根!”前不久,61岁的应大伯从浙江省中医院心内科出院了,他没想到,困扰他四年之久的莫名头晕,竟是因为有个“小偷”偷走了原本属于大脑的血液。

    反复头晕原是“盗贼”在作怪

    应大伯老家在湖州,他有着40年的烟龄,每天要抽两包烟。以前他的身体还不错,就是血压有点高,一直在吃降压药控制。

    四年前,应大伯突然出现反复头晕的症状。刚开始以为是血压没控制好,可检查后发现血压是正常的,做了颈动脉超声也是好的。难道是颈椎的问题?他又去看了骨科,拍片检查下来也没发现异常。

    就这样,应大伯辗转了多家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骨科都看了个遍,始终没有找到病因。可持续头晕的“怪病”却一直困扰着他,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是坐着还是走路,都感觉天旋地转。

    直到一年前,应大伯除了头晕症状更加严重,他还感觉左侧手臂麻木、发凉,一用力还会疼痛。更奇怪的是,他的左侧手腕似乎摸不到明显的脉搏。应大伯在家里自测血压发现,右上肢血压有120-130/70-80mmHg,而左上肢血压却只有60-70/50-60mmHg。

    应大伯找到了我省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毛威教授。检查发现,应大伯左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随后,头颈动脉CTA显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

    左侧锁骨下动脉是为左上肢和左椎动脉提供血供的,如果这里开口狭窄或闭塞,不仅会影响左上肢的正常供血,还会产生虹吸效应,导致椎动脉的血流由颅内逆流向外周上肢供血。这就是“锁骨下动脉窃血”。

    自此,困扰应大伯多年的谜终于被解开,原来导致他反复头晕的根源就在于左侧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说得通俗一点,就好比这里有个可恶的“小偷”,偷走了原本属于大脑的血液。

    经桡动脉逆向开通闭塞血管

    毛威教授介绍,锁骨下动脉堵塞虽然不像急性心梗、脑梗一样会致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会出现患肢运动耐力差、发凉或肩周部位酸痛,严重缺血时会导致患肢远段苍白、冰冷、麻木无力,严重者还会出现静息痛和局部组织坏死。此外,由此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短暂意识丧失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难以明确诊断。应大伯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当务之急,要为应大伯开通闭塞的左锁骨下动脉,恢复前向血流。毛威教授团队和血管介入科孙志超教授一起对应大伯的病情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发现他的锁骨下动脉已然完全闭塞,为介入手术带来了极大挑战,既要成功开通全闭病变,又要防止术中病变组织脱落,引起脑梗的灾难性后果。

    手术中,毛威教授携心内科戴金副主任医师,采用左侧桡动脉+右侧股动脉双径路,经左侧桡动脉成功逆向开通闭塞血管,并在左侧椎动脉采用球囊封堵防止术中脑动脉栓塞,于病变血管处成功释放支架,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从影像上能明显看到,应大伯左锁骨下动脉的血流完全通畅了。

    术后,应大伯头晕症状明显好转,左上肢麻木、无力等不适感消失,肢体温度和脉搏、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血管病变是全身性问题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控制

    是预防关键

    毛威教授介绍,应大伯的血管闭塞病变,主要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病变其实是全身疾病,不单单是一个部位的问题。

    果不其然,手术后不久,应大伯做了个全面体检,又发现了下肢动脉闭塞,需要择期再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在日常诊疗中,遇到心血管病患者,应该同时对脑血管疾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将来发生意外。”

    对市民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早期预防。不过,常规体检是很难发现血管内的病变情况的。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又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每年光靠单位体检是不够的,应该加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查。

    建议体检时选择性增加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运动平板以及冠脉CTA等专项检查。通过心脏超声可以看一下心脏的大小和结构功能、室壁有无增厚和活动度、瓣膜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心脏功能,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颈动脉超声可以早期发现血管壁斑块的形成。心脏CTA的主要作用是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有堵塞、狭窄、钙化,有助于尽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毛威教授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管控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建议从日常生活开始改变,包括戒烟、饮食清淡一点,少油少盐,总热卡控制。还要注意控制体重,每周最好能保证3-4次运动锻炼,推荐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尤其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2.6mmol/L以内,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控制血糖。

(本文来源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仅做公益分享,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热评话题